5月25日下午两点,法学教研室在求实楼三楼会议室开展“公开观摩示范课程”评课活动,教研室共有三位老师参加学校的公开观摩示范课程。作为首批安徽省示范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一直注重开展各项课程建设活动。
4月29日,张丽丽老师主讲的《经济法》课程参加学校第十周的“公开观摩示范课”活动。校级督导张磊、王小骄、李雷、唐丽丽以及法学教研室老师参加了本次集中听课活动,并对课程授课情况进行了书面评议、指导与交流。
5月12日上午第三节,大家走进模拟法庭观摩刘德涛老师的实训课——《侵权法律实务》。本节课进行的实训项目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实训。刘德涛采用的是实训方式是模拟法律辩论。该实训方式是在民事案件庭审中法庭辩论阶段的基础上改造而成。首先由充当原告角色的实训小组和充当被告角色的实训小组依次发表代理意见;然后由主持人归纳争议焦点;接着在主持人的引导之下,原被告双方的实训小组依次围绕争议焦点发表辩论意见。实训过程中,原被告双方实训小组围绕“机动车交通事故是否发生在岳啸天执行工作任务期间”、“原告方无证无照驾驶的行为能否减轻被告方的侵权责任”、“原告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计算是否正确”等争议焦点展开了激烈而精彩的辩论。辩论结束后,场下观摩的学生纷纷主动站起来,就原告方代理词的写作、争议焦点的归纳、辩论的规范性等问题进行点评。最后,刘德涛对本场辩论作了全面而详细的点评。
5月12日下午,王小骄老师主讲的《国际私法》课程参加学校第十二周的“示范课程观摩活动”,法学教研室多名教师通过在线方式参与观摩。课程采取OMO模式教学方式,学生课前在学习通和清华学堂在线完成课程视频和练习等任务点,完成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线下课堂教师主要进行重难点讲解,通过组织案例分析、小组汇报等学习任务检验学生学习效果,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职业素养,教学效果优秀。
此外,5月14日,《经济法》课程组张丽丽和刘德涛两位老师,以双师同堂的授课形式,在模拟法庭开展该门课程的辩论实训活动。活动以“知假买假应当/不应当认定为消费者”为辩题,培养学生从经济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经营者权利保护等多重视角,思考经济立法、经济司法、经济执法等问题。世纪联华巢湖市长江路店积极参与校企共建课程,为本次实训教学提供1000元赞助,现场随机抽取10名同学为助学对象,体现了疫情期间企业对学生们的关爱,也表明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视。
课程组、教学团队增强了基层教学组织的凝聚力,同时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课程建设与课程组、教学团队、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相辅相成,法学教研室今后将持续探索、创新课程教学方式,多方发力促学、促教。(文/张丽丽 图/各授课教师提供 审/徐志仓)